【十架苦路管風琴交響詩】 輔仁大學音樂會講座報導 之一

坤薩瓦教授(Jürgen Kursawa)曾在魯爾地區主教的大教堂以及埃森大教堂任職多年,自1975年以來,他一直是德國博特羅普、科隆和杜塞爾多夫具有代表性的教會音樂家,對德國的管風琴暨禮儀音樂教育與聖樂推動貢獻至深。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禮儀委員會聖樂組」暨「天主教輔仁大學校牧室」特別邀請教授於衛武營音樂會後,3月8號在輔大淨心堂再次彈奏「十架苦路」,透過音樂和上主四旬期的教導聖言更新自己。3月9號以“教堂禮儀中的管風琴音樂”為主題, 請教授分享有意義的聖樂禮讚,讓與會者受益匪淺。
當晚的講座語言為德語,主持人:天主教輔仁大學校牧 林之鼎神父
現場翻譯:劉郁如。
以下為教授在輔仁大學講座紀錄摘要〜
管風琴真的是很棒的樂器,可以演奏各式各樣的樂曲,包括流行歌……
身為一位管風琴家,要去尋找有意義的音樂在禮儀當中被詮釋出來,而不是覺得這首好聽,那首有趣,或是我想彈……
當然有些曲子好聽有趣,重點是要選擇「有意義的禮儀音樂」:對的音樂要使用正確的風格。
這麼多年以來,教會不斷的討論禮儀中的聖樂,進而不斷地改變。今日所聽到的聖樂大約是十四世紀時所訂下來的,但無論如何,管風琴所演奏的曲子都應當是與禮儀之用所配合,必須要能具備詮釋經文內容的功能,所彈奏的是為了幫助禮儀進行而非干擾。
1545年的大公會議中決議保留管風琴於禮儀開始和結尾時的彈奏,討論了許多關於禮儀音樂和經文歌的事宜,以及管風琴在禮儀中的角色。因為除了聲樂以外,管風琴比任何其他樂器都有更悠久的歷史和更豐富的音樂作品。
教授介紹了他在服務埃森大教堂時所舉辦一系列的管風琴音樂會,也為不斷發展的管風琴新音樂作品做介紹與推廣。他舉例法國作曲家梅湘,他在巴黎的花園聽見鳥叫聲,就將其寫入曲子中;聖方濟的禱文中也常提到關於大自然。梅湘在他的教堂,每周日都會先將當日所要分享的經文讀過一次,並根據此做即興彈奏。現場播放了七十年前,由梅湘所彈奏的「聖神降臨彌撒」即興曲錄音,明顯聽出小鳥夜鶯的鳴叫聲,整首曲子結束於巴黎聖三一教堂這座管風琴最低和最高音管的音高之中。
在第二次大公會議中,決定了各教會可以使用當地的語言;音樂也應當是禮儀的一部分,不再只是裝飾而已,因此教會音樂家就有很大的責任要將禮儀音樂做好,彈奏者必須很清楚禮儀的內容。以「進堂詠」而言,在進堂禮儀時會有詩班跟著神職人員一起進堂,行進的時間長度不定,這時所彈奏的曲子適合慶典式的即興曲,管風琴的即興彈奏正好可以配合任何禮儀進行的長度。而唱聖詠時,每一首曲子的功能與氛圍不同,有時悲傷沉靜或歡欣頌讚,其所配置的音栓音色也會不同。在四旬期、復活節、降臨期與聖誕節,所要表現的風格也各自不同。
在禮儀中會有很多時間難以掌控,因此建議練習即興彈奏。而禮儀進行中,每個人都有其職責。音樂能使大家有一種「一起進行」的參與感,而非只有神職人員獨自進行,必須要各司其職、一起合作,才能起到帶動禮儀的作用。
早期參與禮儀的人,不見得聽得懂禮儀中所使用的語言,然而他們在過程中仍然可以讀經、禱告,觀賞教堂裡畫作雕像、彩繪窗飾所傳遞的信仰信息。因此教堂藝術就包含了繪畫和音樂。以葛利果聖歌而言,當信眾聽了旋律和歌詞,有助於他們理解並記憶經文的含意,可以幫助他們祈禱。如同這次音樂會以繪畫搭配音樂,使人更能明白聖經所要傳達的意思,謹記操練。(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