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us Reubke (1834~1858): The 94th Psalm, Sonata for Organ, c-minor
台灣著名管風琴演奏家林麗卿目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德國國立慕尼黑音樂院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 畢業,主修管風琴。德國國立德特摩音樂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 獲大鍵琴藝術文憑及管風琴最高演奏文憑 (Konzertexamen)。
林老師鑽研著名西方作曲家的經典作品,與本刊的讀者們分享她的獨特詮釋,其具體分析的樂曲理解與音樂意義,必定讓大家讀後受益匪淺。
IV
第一樂章以極緩板前導,引子緩慢又有點沉幽,卻也充滿十足的張力。拉開序幕的前引,已展示了可窺全貌的主題,即使在熱烈的快板,亦清晰可聞。
連接導引和熱烈的快板,是富有表情的甚緩板,在此以各種不同音色之音栓,呈現出各獨特之主要聲部。快板之前,由漸漸加速之樂段當過渡,且以g小調之屬音為持續低音來支撐著高聲部,此一連串流暢音符,由主旋律四個開始音的減值來主導,而主題後半段半音階下行音型之減值,則緊湊流瀉於第二聲部。
過渡之後,旋即直趨熱烈的快板,轉至g小調,節奏強烈,手鍵盤與腳鍵盤反向進行,低音續接手鍵盤之主旋律,益加激昂壯烈。主旋律開始四音之模進與擴展,輔以強烈的節奏,腳鍵盤則猶如穩固的根基,襯托著主旋律強勁有力的和弦。快板末段高潮處,顯露剛烈之個性,腳鍵盤音色以厚實之簧管音栓表現之,凸顯低聲部渾厚的主旋律。續以交響式音響堆疊漸達澎湃頂峰,再接至 “Grave” 極緩板,而在此,樂曲一開始的引子成為過門,經一小段剛勁雄渾之厚重和弦,頃刻間減弱變慢,靜抵a小調之屬九和弦 (半終止),樂章終了漸趨安謐,但懸而未決意味濃,屏息以待,繼而進入下一章。
V
第二樂章慢板a小調,接續著前樂章結束之半終止。曲風沉靜,表心靈之多憂,但亦得慰藉。以沈靜的氛圍,輕敘吟詠出同一個優雅的主題旋律。
中間段落則以十六呎簧管音栓,幽幽地、鬱暗地吟詠,參著點點疏離之音,但又夾雜迫切感。慢板快結束時,再現導引之主旋律,兩段旋律巧妙地接力與溶合,前半之手鍵盤旋律緊密連繫腳鍵盤之旋律,接點幾乎不著痕跡。本樂章結束和弦之進行,如夢似幻,經由掛留、解決,以及等音變換、拿坡里和弦之神秘朦朧音響,再銜接至原調c小調之屬九和弦作半終止,漸慢而弱幾近消逝無縱。
VI
中間樂章之結尾極靜謐似消失無影,喘息再蓄勢待發,隨後進入快速的第三樂章,賦格主題 (原調) 源自曲首旋律,風格驟轉,節奏變有勁,風格轉強烈,且音階換成上行,以表有高台、有磐石,心有所寄,靈有所託,滿腔願望,熱血沸騰。此時由賦格風樂段導引,腳鍵盤所擔任之低聲部主題,是由增值而擴展之低音長旋律,並帶動而成主導。手鍵盤部份以常動性四分音符,輔以節奏強烈之和弦,交織成剛毅音響,頗具堅決果斷之心。
循序漸進地,再邁入氣勢磅礴之雄壯中段,逐次顯現出明亮積極的和弦與節奏,幾乎全用大三和弦,猶如大放光芒。幾處腳鍵盤主旋律粗獷沉重之音響極為顯著,而手鍵盤亦時而採增三和弦,以廣闊其音響,不僅陪襯著腳鍵盤低沉且嘹亮之簧管音,也更趨前,幾乎是步步緊逼多管齊發之交響音效。
“piu mosso” (速度轉更快) 僅留兩個清晰流暢的聲部,快速的三連音對應著主旋律,層層逐步加厚,速度加快衝刺到底。三連音持續不斷,帶進了增值的腳鍵盤主旋律,傲然引領。結束時,由幻想風自由樂段收尾,張力十足的強勁長和弦,加上腳鍵盤之急促三連音,終達結束之震撼交響音效,為全曲劃下句點。
終樂章欲表達詩篇之末二句:「上主向來是我仰賴之安全寄託,上帝是我倚靠之精神磐石。懲罰不義之人的邪惡,根絕他們的罪孽。」
如交響詩般的《c小調管風琴奏鳴曲》,各樂章由同一個主題,以不同面貌呈現而主導,令人不由沈浸於樂曲莊嚴肅穆、沉靜典雅與雄偉壯闊之餘韻中。
VII
詩篇第九十四篇:
“Grave, Larghetto”
主阿、祢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阿、求祢發出光來。
審判世界的主阿、求祢挺身而立、使驕傲人受應得的報應。
(詩篇94: 1, 2)
“Allegro con fuoco”
主阿、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
他們殺死寡婦和寄居的、又殺害孤兒。
他們說、主必不看見、雅各的神必不思念。
(詩篇94: 3, 6, 7)
“Adagio”
若不是主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之中了。
我心裡多憂多疑、祢安慰我、就使我歡樂。
(詩篇94: 17, 19)
“Allegro”
但主向來作了我的高臺‧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
祂叫他們的罪孽歸到他們身上‧他們正在行惡之中、祂要剪除他們‧主我們的神要把他們剪除。
(詩篇94: 22, 23)
*本文版權屬林麗卿副教授,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