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皆為序曲〜夏令營會後迴響

會製作《重返80年代》這場融合管風琴、鋼鼓與打擊樂器的有趣音樂會,源自2023年我去北藝大和邦恩莎–Sarah老師排練,小歇時她說結束後她有北藝大的通識課程「麥可·傑克遜」,並說這堂課極受非音樂系學生的喜愛。什麼? 通識課程上春水漾漾的「麥可·傑克遜」,多麼特別!
Sarah老師用熱情的語氣說著: 麥可·傑克遜是一位有著藝術深度的古典音樂愛好者。他不僅熟知貝多芬、莫札特、德布西,更是多次在他的歌曲中融入許多古典音樂;他一直聽古典音樂,這是他絕對喜歡的。如: 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和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他喜歡德布西的阿拉伯風,喜歡伯恩斯坦的《西城故事》,伯恩斯坦自己也說他是麥可的忠實粉絲。

麥可·傑克遜不僅僅對古典音樂非常熟悉,還在他的專輯和演唱會中採用了不少古典音樂的經典片段: 單曲《歷史》(History) 前奏借用了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之畫》中的《基輔大門》(The Great Gate of Kiev),這首曲子也被用作「麥可·傑克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前奏。麥可·傑克遜是貝多芬的粉絲。他在1999年的「麥可·傑克遜和朋友們」的音樂會上,在《地球之歌》表演之前演奏了完整的《歡樂頌》,並且他還把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合唱部分作為他歌曲《你會在那裡嗎? Will you be there?》的前奏。《小蘇西little susie》作為麥可·傑克遜最令人難忘的歌曲之一,他在前奏中竟使用了法國管風琴大師杜呂弗雷 (Maurice Duruflé) 《安魂曲》(作品第9號)中的“Pie Jesu”,人文素養很是深厚。

麥可傑克遜是流行樂的天王,在他的世界巡演中,確實通過古典與流行在意境上的融合,讓更多人接觸到了古典音樂。他的歌曲不僅僅是有古典樂,流行樂、搖滾樂等,而是有著他對世界的關懷、對社會美好的期望;而這些對人類至真至純之愛,使得他的音樂總是能一下子就感染到所有人。

我從Sarah老師如數家珍的分享中,了解到更多關於麥可·傑克遜的故事而驚嘆,當下,一場「Back to 1980」–麥可·傑克遜專場音樂會的發想由此展開。

Sarah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和選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金曲,兩年後,2025年的4/19日,注入活力與生機的《重返80年代》終於將落地【2025屏東演藝廳管風琴音樂節】。

本場⾳樂會由Sarah老師精⼼挑選膾炙⼈⼝的歌曲,不僅喚起熟悉旋律聽眾的青蔥歲月,更讓年輕⼀代透過新穎演繹感受80年代、已消散在歲月深處歌曲的豐富多彩。所有的曲目是流行聲樂經過重新編曲以器樂演奏,為屏東演藝廳增加了一場動人的音符;希望大家都能沉浸在這場與80年代流行音樂文化重新聯結的喜悅中!。

▞《重返𝟖𝟎年代》▚
𝟒/𝟏𝟗(六) 𝟏𝟗:𝟑𝟎 屏東演藝廳-音樂

This is the final report for the 2020 summer camp.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incere gratitude to all the teachers and staff members. Their patience, tireless efforts, and magical touches are crucial in making the summer camp such a great success, awarding the children with mus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promise to benefit them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and giving them an enjoyable and memorable time and experience to cherish forever.

一期一會的營隊,在家長給出的「六星級」評價中,感人落幕!

Orgelkids Taiwan的夏令營,不只獨一無二,老師們更是具備人師的品格。光是在回顧夏令營的文章裡,老師的字裡行間便自然流露為師的熱忱、母性的深情,而孩子的情感反應也令人動容。相信文化素養極高的眾家長,都能從分享中體會我們的努力與付出。

除了關愛陪伴孩子的輔導老師獲得極高評分之外,各項樂器專業的老師們,本身充滿創意又教學經驗豐富,非常理解孩童的心理和行為,不會強制他們要「符合規範」,適才適性地引導,反而讓孩子不受侷限、沒有拘束地自然學習。儘管孩子有時看似「離群索居」或「四處遊走」,然而老師都明白他們耳朵有在聽在學,而且節奏模仿都跟得很完整,很厲害喔!即使或坐或臥地繪圖,也毫不扭捏地有問必答,專注力十足,只是姿勢不同罷了。過程中總是聽到老師們形容自己帶的孩子〜聰明、特別、很棒!

上課超級歡樂的老師也表示:「跟這類自由發展型的孩子交手就是要沈得住氣,只要不影響課程進行,就給他絕對的自由。孩子表達的方式不是一般的正規模式,所以就給他時間自己去調整,而不是規定他一定要怎麼做。時而吊吊他的胃口,但又不忘稱讚他」。完全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都會被cue到,每個孩子都好投入地仔細聆聽,連輔導老師都期待著孩子們被點到時,究竟會發出什麼創意之語……想不到是他們帶給大人這麼多歡樂和回憶,彷彿是大人去參加孩子所主辦的夏令營!真是如同課程名稱一樣地「擊時歡樂」呢!

緊湊的課程中,孩子們都達陣,真的潛力無窮。音樂會結束後,甚至有家長帶著小孩來找老師,說他的孩子去年第一次在夏令營接觸合唱,後來發現很愛唱歌,就開始加入學校的合唱團,覺得唱歌很開心,離去前特地來約定明年再見。老師自己在聽到合唱團唱「快樂天堂」時,莫名的感動,眼淚都噴出來了。

第二次來參加的孩子,已清楚音樂會狀況,主辦單位也熟知他們的程度,可以做適當的曲子分配。孩子們充滿了自我期許,每個都先在家練好來參加。而第一次合奏,對孩子有難度的複拍雙打擊曲子,當終於合起來的那一刻,老師也被安慰到,幾天的疲憊都值得了。對老師們而言,在兵荒馬亂的人生中,一年一度到演藝廳接受孩子們的音樂洗禮,也是一種幸福。

第一次參加的孩子,有的在第一天要找媽媽,有的因怕生而哭,但是到了下午就已經被成功地轉移注意力。最後一天的音樂會,都能順利上台完成演出,甚至被激發出學習動機,認為明年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也有人認為,光是能彈奏到造價不斐的大小管風琴,就已物超所值。另有小孩因幾天下來交到好朋友而開心,也有小孩捎來卡片,寫著:每堂課都很有趣,每天的午餐與點心都很可口。是的,除了強大的師資群,我們還有超強應變力的超人總務組;每一餐都讓孩子吃的開心滿意的餐飲黃金三人組。

家長看到孩子認真去執行並完成一項事情,看到孩子的進步而感動。老師則是看到孩子合力完成演出而感到勞累瞬間被療癒。夏令營完全呈現老師因材施教的經驗,以及對孩子的信任與欣賞,讓他們自然發展出自己的樣貌。孩子從夏令營中感受真實的快樂,從彼此身上追尋最大的美善,對舞台的尊重也要從小培養,使他們成為明日的優質公民。

我們彼此懷著滿滿的回憶、滿滿的期待,明年再次相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