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在演奏廳是白建宇與Hermès四重奏、在音樂廳盧德格爾·盧曼管風琴獨奏會,貨真價實的台北鍵盤樂器之夜!
《相信聽眾的潛能,帶領聽眾一起成長》
台北國家音樂廳的Flentrop巴洛克管風琴在11/8晚間真真實實的發出了這台樂器”該發出的聲音”
當初得知盧曼教授要來台灣時,是非常興奮的,在歐洲的管風琴界盧曼是當今眾多名管風琴家的老師,說是教父其實一點都不為過,也是歐洲各地音樂學院管風琴系時常邀請指導大師班的老師,但名聲除外,最重要的是他的所作所為與他的研究著作-「16-18世紀觸鍵技法研究」深深的影響了當今管風琴彈奏巴赫和古樂的樂句、觸鍵和所有方式!
盧曼並不是靠專輯量或驚世駭俗的詮釋虛捧出來的名人,而是從最Hardcore的演奏、教育、研究著作等方式深深影響歐洲今天管風琴音樂走向的「真.管風琴家」,邀請這樣的管風琴家來台,不只是邀請「有名的大師」,而是更像是邀請「管風琴這個樂器的代言人」。
《經典重現》整場音樂會的曲目設計,也可以看出音樂家的智慧和對於台灣觀眾的信任,台北場所有的曲子從文藝復興晚期的威廉.拜爾德(William Byrd)、多首精彩的巴赫、到莫札特、孟德爾頌和現代的作品,幾乎可以說曲目非常冷門但都非常好聽,而且沒有任何一首是所謂的「芭樂曲」(是的,台北場連安可都沒有吸血鬼BWV565)。
音樂會可以不只是一再演奏熱門曲子取悅聽眾,而是能不時慢慢地引導和教育,有助於大眾提升欣賞音樂的程度,永遠要相信聽眾是具備成長潛能的。
《極簡和渾然天成的詮釋》
盧曼的詮釋非常嚴謹,這點從好幾年前在奧地利的大師班經歷過,對於細節和音樂性要求緊緻,學者風範無疑地展現在他的音樂裡。
在彈奏中,許多輝煌的樂段他大可以徹底放飛揮灑,秀出「精彩」的肢體動作或表情,讓觀眾起立鼓掌,但只見他大方的帶過,精雕細琢卻毫無匠氣的處理,格調高雅,渾然天成。
讓我想到文藝復興著作《廷臣論》中”Sprezzatura”的態度。
《收斂的霸氣,紳士學者的風範》
盧曼最吸引我的是他那「自然的氣場」,從上下台、上琴椅、拉音栓、到開始結束一首曲子,都有著最自然的紳士和學者風範,沒有一點「明星架勢」,而是霸氣全部的集中在指尖和身體核心那樣,更像是一位文學或是哲學教授走進課堂上的那種親切感~
開場第一首,盧曼直接乾脆的放了巴赫超級大作:G小調《偉大》幻想與賦格,其幻想曲堪稱巴赫管風琴作品的巔峰,賦格則是最有名的「腳踏板馬拉松」,腳踏板要踩著快10幾個小節的16分音符,還有各種雙腳的模進大跳,但只見盧曼的手指和腳,幾乎像是耶穌行走在平靜水面上那樣的景象.. 同時緊湊的一氣呵成,就像是一把鋒利的武士刀無阻力的砍過所有挑戰性的樂段。
《早期歷史指法的運用》
另外,讓我深感佩服的是他的威廉.拜爾德(William Byrd)幻想曲,那種「純粹的音樂、純粹的和聲」每一次皆把我帶進那個400年前的時空,無一例外,這首作品是我整場最愛的音樂,從音樂本身到詮釋,完全讓我期待著聽到更多,甚至想像著在中全音律(Meantone)上的管風琴那些純粹的和聲音層所能帶來的感動!
從兩側拍攝手和腳的螢幕上,可以看到他精湛的使用了「歷史指法」來彈奏早期的作品,歷史指法是一種圓滑奏在浪漫時代普及之前,處理歷史語法的使用方式:少用大拇指彈奏,上行音階只使用3,4指,下行使與3,2指,形成一種層次分明的音流。
📌 對此,歡迎參考管風琴家-陳相瑜Sylvia Chen老師的「16-18世紀觸鍵技法研究」盧曼講座研習心得:
盧曼講座 「16-18世紀觸鍵技法研究」研習心得
《聽起來不難的最難!巴赫G大調三重奏鳴曲》
而這次台北場曲目中聽起來最俏皮可愛,但實則是地獄級難度的作品:巴赫G大調三重奏鳴曲,對我來說是真正的神級詮釋。
除了盧曼的觸鍵顆粒分明,手指優雅輕抓沈重的鍵盤,讓鍵盤質感宛如席夢思名床一般柔軟,連腳踩的數字低音都像是一位琴藝精湛的巴洛克大提琴家在演奏。
巴赫管風琴三重奏鳴曲,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分飾三個人:左右手象徵小提琴1和小提琴2或任何兩把對話緊湊到高音樂器,而腳便是大提琴或任何低音樂器的數字低音,聽起來好像沒有比巴赫多聲部的賦格還難,但重點是:巴赫完全沒在跟你客氣!
三重奏鳴曲室內樂該怎麼拉,手腳就該怎麼彈和踩,意思就是同一首三重奏鳴曲給室內樂來演奏,音型和技巧一點都不間單,更何況是「一個人要充當三個技巧高超的人」來演奏..
所以彈巴赫管風琴三重奏鳴曲時,需要很強的協調感、核心和平衡感,因為在彈的時候你會有一種”起飛”的感覺,或是在懸崖間走鋼索(因為腳永遠不會落地,身體唯一在撐著自己的是屁股和脊椎)
一心神不寧就會掉進萬丈深淵,這首曲子就算對專業的演奏家來說,腦袋若是一斷片,是很可能直接卡住當機的..
然而從觀眾席看去,一切風平浪靜,只會覺得管風琴家好像很忙。
盧曼的琴藝當然不在話下,更厲害的是面對這些高難度作品時,怡然舒服的處理,對於知道這些音樂挑戰性的聽眾來說簡直是療癒!
🎧當天和週末屏東沒有機會到場的,可以聽聽看盧曼彈奏巴赫另一首”e小調三重奏鳴曲”時俐落的音樂性、穩定度和觸鍵:
《Less is more》
盧曼的詮釋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何謂「Less is more , 一切的榮耀歸與音樂,回歸樂器本身」管風琴在他的駕馭之下就像是溫和而龐大的藍鯨,個人色彩雲淡風輕的詮釋下,管風琴發出它了該發出的聲音,作品奏出作品本身該有的樣子。
管風琴能學到的東西之廣,所以也不難想像管風琴為何能成為巴洛克時期幾乎所有作曲家必彈的樂器。
而管風琴音樂史上一直是服侍上帝的角色,管風琴師在教堂裡也大多隱匿在後方陽台上,除非敬禮,否則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你演奏時穿的是昂貴華服還是吊嘎,相較於其他樂器,對我來說管風琴真正的藝術精神是「低調謙遜」的,就像對盧曼《經典重現》這場演出的感受。
昨天的演出是一場精湛、極為用心、尊重和誠意十足的管風琴獨奏會,對我來說盧曼身為啟迪無數年輕管風琴獨奏家的教授,仍然認真盡責的為管風琴藝術表達發聲,
而音樂會最後盧曼更是帶來三首巴赫的作品(一首賦格兩首聖詠),為演出劃下美滿的句點。
《歐洲的管風琴主修在學些什麼?》
管風琴,大概是在所有樂器中極少數沒有分「古樂器和古樂演奏法」和「現代樂器」的領域,在歐洲只要是受過學院文憑訓練的管風琴家,在習琴之時和畢業之後都必須要彈奏「各種風格」的管風琴,我們從歐洲管風琴入學考和畢業考所需的曲目來看,便能了解管風琴的曲目所涵蓋的主流領域:早期巴洛克(又細分成16世紀義大利/荷蘭、17世紀北德/奧地利/南德/西班牙)、巴洛克(法國巴洛克、巴赫)、孟德爾頌、19世紀法式浪漫交響直到現代,所以管風琴家都會用不同時期和國家的巴洛克管風琴彈古樂、用浪漫交響管風琴彈法式交響管風琴作品、用現代的管風琴彈現代音樂。
但就算是同時代同建造師父所打造的管風琴,每一台的音色和觸感都是絕對獨一無二的。
這也是為何在歐洲樂界-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會被視為管風琴學院的天花板,除了師資和學生在國際管風琴界間的表現之外,也因為學院有多台不同風格的管風琴供學生練習和發表。
瑞士、德國、奧地利、荷蘭的音樂學院有無數文藝復興至巴赫時代歷史管風琴供學生演奏,而法國的巴黎更是有庫普蘭、聖桑、杜普列等法國樂派大師們親自彈過的歷史管風琴。
《管風琴家的必備條件(其實所有音樂家..)》
可想而知,一個專業管風琴家必須兼備幾種條件:
1.精神的專注力、肢體的核心,屁股一定要坐得正坐得穩!
2.學識淵博:彈管風琴不能只會彈,為了知道每一種風格的演奏法而必須要讀書讀文獻
3.即興演奏的能力:除了在教堂演奏之外,管風琴家必須在禮儀中即興,厲害的甚至能將頌歌即興出巴赫風格的賦格
(📌這邊大推一位我非常敬佩的管風琴家還指揮家,曾經也是巴塞爾古樂學院的古樂即興教授-Rudolf Lutz,能在音樂會請觀眾給一個主題,然後現場用管風琴即興出巴赫賦格的神人,同時也是瑞士St Gallen巴赫基金會J. S. Bach-Stiftung的藝術總監,音樂藝術造詣極高的音樂家!)
🎬 瑞士St Gallen巴赫基金會影片:Bachstiftung(全世界我最喜歡的巴赫團體)
4.腦袋和身體的分割使用:手腳並用只是管風琴家的基本,管風琴要演奏無數的複音音樂,雙手和腳甚至左右手的手指要擔當不同聲部,就像是把一個人當「一群獨立思考的人」來使用。
5.曲式和聲的超理解力:管風琴的聲部多樣多變、尤其是在巴赫的作品,複雜度堪稱一絕,有太多隱藏的重要音型與和聲,需要「偵探式」的敏銳度才能察覺並突顯其重要性。
《觸鍵和語法,懂管風琴的關鍵》
然而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如何判斷一位彈管風琴的人是否為管風琴家,幾乎取決於這一點:「觸鍵/語法」!
管風琴是一個CP值很高的樂器,不像提琴或是簧片樂器,沒有音準、音色問題,用鋼琴觸鍵的方式也可以在管風琴上彈出對大部分的耳朵來說”好聽”的音樂。
但掌握觸鍵和語法,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琢磨觸鍵,而且還可能大部分的聽眾不完全能聽得出來,但對於管風琴文化悠久的歐洲聽眾來說,按鍵按下去的一剎那就決定了演奏者是否是一位「管風琴家」,因為管風琴所有音樂的細節,甚至樂器不存在的「漸強漸弱大小聲」,都是取決於「觸鍵語法」的運用。
盧曼11/12週六在屏東演藝廳也專門為了場館的現代管風琴而設計出另一套曲目,完全符合了不同的管風琴搭配不同音樂風格的方式,主辦-Orgelkids Taiwan和音樂家的用心態度,為的是讓台灣聽眾也能慢慢理解管風琴音樂的美,我想真正藝術推廣者的精神,也該像是這樣-「無所求的,純粹分享美和感動」❤️
#不是業配 #不是造神 #我寫評論發自真心 #在台灣能聽到這樣的演奏真的有夠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