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奧管風琴家吳宜庭老師分享她撰寫《十架苦路》曲解心得

聽完音樂之後,常會聽到有人評論說這音樂好聽或不好聽。「好聽」或「不好聽」絕對是一般人在聽完一首陌生的作品後最常給的形容詞。然而,作曲家及演奏者投注在藝術上的努力,真的可以用這不具性格的「好聽」兩個字輕描淡寫地帶過嗎?還是籠統地用「不好聽」這麼一句話,否決了音樂家們花費在藝術上的無數心力?
我們很幸運,在西方天主基督教會的四旬期(或稱大齋節期,即復活節前的四十日)間,邀請到來自德國的管風琴名家坤薩瓦教授在台灣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奏法國作曲家杜普雷(Marcel Dupré, 1886-1971)為紀念與省思耶穌受難被釘十字架而作的管風琴交響詩《十架苦路》(Le Chemin de la croix op. 29, 1931/32)與第二號交響曲。在歐洲,像《十架苦路》這種具有特定宗教意義的作品不是隨時都能演出,且演出之時機須依節令與傳統而行,更加凸顯出現場聆聽此一音樂會之不易。
坤薩瓦教授來台演奏此一曲目的初衷,絕不僅希望聽眾覺得他的演奏「好聽」而已,而更希望來聽這場音樂會的人,能透過他所詮釋的音樂,和他本人一起體驗耶穌基督在人世間的最後一段路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滋味-從身心時有的煎熬、苦痛,到最後的救贖與解放。如果那一幕幕場景可以在音樂響起的瞬間歷歷如繪地浮現在我們腦海中,如果那揚起的旋律可讓我們對耶穌基督所經歷的痛楚或救贖感同身受,就能使聽到音樂的這一刻從瞬間化成永恆。
這首《十架苦路》交響詩的誕生,證實了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說過的一句話:「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繫,音樂獲得了新生」。期待這場音樂會,透過坤薩瓦教授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能帶給您同樣的省思與感動!

—— 吳宜庭(旅奧管風琴家)
▍音樂會資訊
◉ 時間:2021 / 3 / 5(五)晚上7:30
◉ 地點: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 曲目:
❶ 上半場Marcel Dupré : Le chemin de la croix op. 29,十架苦路管風琴交響詩
❷ 下半場Marcel Dupré : Organ Symphony II op. 26,第二號管風琴交響曲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