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ELKIDS TAIWAN
  • Home
  • 最新活動
  • 精彩回顧
  • 部落格
  • Contact

默想詩-十架苦路     保羅•克洛岱爾 (1868-1955)

11/29/2020

0 評論

 
第一站:耶穌被判了死罪
主禮:主耶穌基督,我們崇拜祢,並讚美祢。
群眾:祢用十字架,救贖了全世界。 

現在一切都到了盡頭了!
我們審判了他,我們判處了他死刑。 
我們不再讓耶穌基督繼續在我們中間,他使我們感到尷尬。 
除了凱撒,我們沒有另一位君主。 
除了血及黃金,我們沒有其他法律。 
如果你們願意的話,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將我們從他身上解放出來! 
帶走他! 如果需要,那就犧牲他,還給我們巴拿巴!

羅馬總督彼拉多坐在所稱加巴塔的審判庭上:“你沒有什麼要對我們說的嗎?”他問,耶穌沒有回答。
“我發現這個人沒有罪!” 
彼拉多說:“但是,如果你們這麼要他死,我就把他判給你們!”

現在他站在那裡,頭上頂著荊棘編成的桂冠,背上披著紫袍。 
最後一次他的目光注視著我們,他的眼睛充滿了血與淚。 

但是我們又能如何呢? 
我們無法再讓他繼續留在我們之中。 
他對猶太人來說是個麻煩,對我們來說他也是愚蠢的。 

順道提及, 法官已用希伯來文,拉丁文及希臘文立下了判決書, 一切都無缺。 

反觀人群,他們正在吶喊著。 
而法官-正去洗淨他的雙手。

1911年曾經在中國停留十四年之久(1895-1909)的法國外交官、同是作家的保羅•克洛岱爾(Paul Claudel, 1868-1955)以自由詩體的形式寫下他對“十架苦路”內心的醒思與感動。十架苦路是用十四個駐處來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前往刑場遊街示眾所走過的最後那段路途。因為此作品宗教內涵的關係,在歐洲此作品如受難曲一樣只會在大齋節/四旬期被演奏。1931年2月13日由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舉辦的杜普雷即興管風琴音樂會中,由女演員同也是當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教授的瑪德琳•雷諾•特維尼(Madeleine Renaud- Thévenet,1886-1963)現場朗誦保羅•克洛岱爾1911年的這首“十架苦路”的十四章詩篇,而杜普雷配合詩篇的主題在管風琴上即興十四段音樂, 這也稱得上是此作品的首演。音樂會後杜普雷夫婦在返回巴黎的火車上,杜普雷的夫人珍表示她有一個主意,杜普雷也表示自己也有個想法,結果兩人的想法竟不約而同都是應該把“十架苦路”正式譜曲。1932年杜普雷二度在巴黎特羅卡德羅宮Trocadéro 著名的Cavaillé- Coll管風琴上演出“十架苦路”的作曲版本。這也就是此作品的創作年代在書籍或網路資料中說法不完全一致的緣故。

本場音樂會特別邀請旅奧管風琴家吳宜庭老師,翻譯完整的保羅•克洛岱爾 “十架苦路”的十四章詩篇,幫助觀眾更能理解其精神內涵,詩集全譯將整理在音樂會的節目冊內,請您自己來收藏。

翻譯:吳宜庭
旅奧管風琴,大鍵琴及鋼琴演奏家,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演奏及教育系第一獎畢業,奧地利教育部1999年最高音樂藝術成就獎得獎者
圖片
“十架苦路”作曲家- 馬歇爾•杜普雷 (Marcel Dupré, 1886-1971)
圖片
“十架苦路”詩人作家兼外交官- 保羅•克洛岱爾(Paul Claudel, 1868-1955)
圖片
“十架苦路”首演時的詩文朗誦者- 瑪德琳•雷諾•特維尼(Madeleine Renaud- Thévenet,1886-1963)
0 評論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類別

    全部
    巴赫
    管風琴
    音樂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管風琴教育推廣協會住址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管風琴教育推廣協會
本協會法律顧問陳佳伶律師

圖片

聯絡我們

圖片
  • Home
  • 最新活動
  • 精彩回顧
  • 部落格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