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音樂會,帶來“為愛而生 ”的寧靜喜悅】

中秋前夕,以一場史詩般創舉的管風琴音樂會,如煙花絢麗地送別南國夏日的和暖明媚。傍晚六點多,屏東演藝廳的沙龍大廳座無虛席,被有心和遠道參與會前導聆的愛樂朋友們佔滿。

參與這場音樂會的愛樂者,無疑是個幸運兒。由「Orgelkids Taiwan」所籌劃,前所未見的管風琴音樂呈現方式,集結了跟從耶穌的各領域中外名家,嘔心瀝血以饗樂迷並齊心榮耀主名。

《 主的誕生 》是早慧的梅湘於 27 歲那年所作,深切地傳達出他的信仰體悟。在本次音樂會的跨界藝術製作人,林文琪總監的構思當中,繼去年在衛武營的《 十架苦路 》管風琴音樂會,耶穌的「 向死而生」之後,這次主要是想呈現耶穌的「為愛而生」!

法國作曲家 Olivier Messiaen 奧立佛·梅湘,是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並且是委身以音樂頌讚天主的傑出管風琴家。熱愛旅行的他,接觸了印度、古希臘、爪哇、峇里島、日本音樂,常在作品中融入多元的音樂元素與複雜的節奏語言。梅湘喜愛大自然,經常在鄉野散步,錄下鳥聲、風聲、水滴、噴泉的聲音,回家反覆聆聽,再從中發掘靈感。大多數人不熟悉梅湘自創的音樂語言,然而,聽者無需慣性地想從中聽出熟悉易聽的「優美和聲」,應當嚐試去聽出另一個美好的天地。

梅湘自述他聽見和聲時,會聯想到色彩(所謂的聯覺),進而將其融入旋律之中,甚至能描繪出國家公園的景色。他能分辨七百種不同的鳥鳴聲,擅長結合音樂和鳥語。由此,我們不難想像,這麼一位多才的音樂家,他的作品將會有多精彩!

演奏者于爾根•坤薩瓦( JÜRGEN KURSAWA) 為德國當今重要的管風琴大師之一,是舒曼音樂學院管風琴系主任,也是教會音樂研究所所長。近年不畏疫情與長時間的隔離,應「Orgelkids Taiwan」之邀,三度前來台灣演奏,推廣管風琴音樂。

《主的誕生》一套九首冥想曲,即使在當今的歐洲,也鮮少有機會聆賞完整的全曲。就聽眾而言,流行音樂顯然更受到喜愛。而且,教堂中的管風琴,經常被用來介紹其他的古典管風琴樂曲。就演奏者而言,能勝任這套技巧繁複的高難度曲目者,也寥寥無幾。坤薩瓦教授始終極力推崇梅湘的作品,並樂於藉由他的詮釋,讓世人更加認識此奇才之作,增加音樂視野。看著舞台上的他,近乎完美的彈奏技巧,那頎長的身形、雙手雙腳拋出的優雅線條,真是悅人耳目。

坤薩瓦教授特別感謝屏東演藝廳,讓南部愛樂者獨享這個國際規格、千載難逢的節目。也公開盛讚旅居維也納的管風琴家吳宜庭老師的節目冊曲解,寫得太好了,內容深層說明梅湘「有限移調調式」的理論概念,分析梅湘獨具風格的和聲結構性與旋律特色,專業而值得收藏。確實會後仍有觀眾還去服務台洽詢節目冊。

音樂會的主視覺畫面,為坤薩瓦教授好友 –德國畫家史特曼(Egon Strautmann),為此曲量身繪製的九幅抽象畫作。以紅、黃、藍色系為主。紅色預表耶穌,黃色代表聖靈,藍色則為聖父。佐以象徵青草地的綠色、耶穌受難時,尊貴榮耀的紫色。以及梅湘在音樂中所聯覺的教堂瑰麗的彩繪玻璃色塊。燈光設計衍伸自畫作色調,自螢幕延伸至舞台,強化了意象,深化了感受。另藉由黑白影像的靜止神秘、彩色畫面的動態鮮明,引領觀眾深入更寬廣的意境;呼應著梅湘的鳥鳴,以及神造大自然與人和諧共處,是一樣的目的,也微妙呈現出一種對於歸回的神往,和對於神的「鄉愁」。

尾聲,樂曲逐漸震撼激昂,燈光轉為豔麗溫暖的橘黃。整個氛圍充滿活潑的盼望,觀眾明顯被激勵,忍不住掌聲連連。即使背對著眾人演出的坤薩瓦教授,演出過程都真實感受到觀眾的喜悅,這微妙的心靈默契,令他深感好奇。

◉ 二首安可曲的安排也別具巧思:
梅湘被譽為「巴哈再世」,安可曲成了連接管風琴歷史過去與現代的轉折點,足見坤薩瓦教授的思考細膩。
1 — 梅湘《 眾鳥與泉源 》選自「聖靈降臨節彌撒」。
觀眾可以明顯聽出模擬各種有趣的鳥叫聲。有斑鳩的咕咕聲,振翅飛翔的吱吱叫。搭配樹林裡的彩鳥、花朵的綻放、搖曳的草兒、風吹、水滴….一如梅湘於林間散步所聞與大自然有關的畫面。整首曲子結束於屏東演藝廳管風琴最低和最高音管的音高之中,堪稱梅湘和聲色調之傑作。
2 — 巴赫聖詠前奏曲《 裝飾你,親愛的靈魂Choralvorspiel- Schmücke dich, o liebe Seele》巴赫作曲編號 654

搭配此曲的影像是一條波光粼粼的河面,霞光勾勒出金邊的雲彩,將晚霞漫溢至整個舞台。一顆黃燈自上方照下,對映著海平面上的夕陽,虛實互應,耀眼卻寧謐,氛圍和音樂皆然。最後是一群歸巢倦鳥劃過天際 ….

梅湘說:“鳥兒就是人類能夠看見的天使”;如果你相信的話,其實鳥兒都是看著你的!

音樂會在如此意境中結束。眾人被天主撫慰,獲得喜樂安寧。一場音樂會所能帶來的最大沈浸與享受,我們得著了!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