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之王”的前世今生——維也納金色大廳管風琴更迭歷史(下)

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裡6個展廳的其中之一,除了世界聞名的聲學設計、舉世矚目的新年音樂會,金色大廳內的管風琴也是全世界最頂級音樂會管風琴之一,已經是自1870年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開放以來的第四台管風琴了。
1872年,由當時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安東·布魯克納,委託德國著名管風琴建造師弗裡德里希·拉德加斯特(Friedrich Ladegast) 設計的52個音栓的管風琴,並由布拉姆斯指揮首場管風琴音樂會。
1904年,由奧地利的里格宮廷風琴廠 (Gebrüder Rieger) 新增至71個音栓,但不幸在1945年戰爭中受損。
20世紀60年代,由指揮家和管風琴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擔任藝術顧問。新的樂器功能達到100個音栓。
2000年,音樂協會急需更換磨損的第三台管風琴。基於之前的經驗,一個由五位世界頂尖管風琴家組成的專家組委會接手了這個項目:來自英國的吉莉恩·威爾(Gillian Weir)、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著名管風琴師奧利維爾·拉特利(Olivier Latry)、德國的盧德格爾·盧曼(Ludger Lohmann 如圖,今年11月將來台北與屏東演出)、奧地利的馬丁·赫塞爾伯克(Martin Haselböck)和得·普蘭亞夫斯基(Peter Planyavsky)。協會檔案館館長奧托·比巴(Otto Biba)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為建造金色大廳的第四台管風琴,組委會選擇了里格風琴製造商(Rieger-Orgelbau)——其前身正是里格宮廷風琴廠。舊管風琴於2009年夏季被拆除,2010年夏季新管風琴完成安裝。從這一樂季的開幕演出起,這台琴在無數個夜裡不斷被奏響。(圖1+2)
新管風琴的設計理念主要基於音樂廳管風琴的原始功能:作為管弦樂中的樂器使用。但是金色大廳的管風琴也完全具備獨奏樂器華麗雄偉的音質。這台琴有兩個鍵盤:一個是管風琴立面中部下方的鍵盤,另一個是可移動的電子鍵盤,可以在舞臺上靈活定位。(圖3)
“但願這台管風琴能豐富維也納的音樂生活,為樂迷還原幾近湮沒的純正管弦樂傳統。”管風琴製造大師、里格公司董事長Wendelin Eberle的這一願望終於得以實現:這台管風琴不斷在金色大廳被奏響,已成為當之無愧的樂器之王!
感謝「吳氏策劃WU PROMOTION」授權本刊轉載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