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之王”的前世今生——維也納金色大廳管風琴更迭歷史(上)

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裡6個展廳的其中之一,它與柏林愛樂廳、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阿姆斯特丹大會堂以及波士頓交響樂大廳被並稱為世界五大音樂廳。
除了世界聞名的聲學設計、舉世矚目的新年音樂會,雄偉壯觀的“樂器之王”——管風琴也是金色大廳內的絕對主角。它由奧地利建築師西奧菲爾·漢森(Theophil Hansen)設計,在視覺上和聲學上都登峰造極。漢森令它矗立在禮堂前部最顯眼的位置,完美嵌合在這個以古希臘為藍本的富麗堂皇、渾然一體的金色大廳中。(圖1)
我們視覺可見的只是琴的外殼,真正的樂器本尊隱藏在琴箱裡面,外牆上的琴管是不發聲的。其實,現在琴箱內存放著的全世界最頂級音樂會管風琴之一,已經是自1870年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開放以來的第四台管風琴了。
〜沿革一
1870年1月金色大廳首次開放時,管風琴箱內仍然是空的 (圖2)。當時,維也納音樂協會為建造新的音樂廳耗費了大量資金,然而對建造管風琴卻不重視。然而,由於管風琴演奏在1868年被納為維也納音樂學院教育計畫的重要部分,管風琴修建計畫才隨即開始。
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向歐洲最知名的管風琴製造專家們發出邀請,但無人應邀。後來一支以建造管風琴為目標的委員會成立,成員包括當時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安東·布魯克納 (圖3)、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秘書長澤爾納(Leopold Alexander Zellner)等人。委員會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德國著名管風琴建造師弗裡德里希·拉德加斯特(Friedrich Ladegast)。
拉得加斯特設計的管風琴起初有44個音栓,後在委託方的要求下擴展到了52個音栓,並進行了多處技術革新,提高了管風琴的演奏性能。
金色大廳管風琴的首次出場正好與另一場首演重合:1872年11月10日,布拉姆斯以新任音樂之友協會音樂總監的身份指揮了一場演出。這場演出曲目的核心作品——韓德爾的《德廷根讚美頌》,在布拉姆斯的安排下管風琴加入演奏通奏低音。五天後,首場管風琴音樂會舉行。
然而不久後,管風琴的技術革新被證明是有問題的。聲學家、管風琴師、音樂之友協會秘書長澤爾納親自檢查了管風琴,並嘗試了各種技術上的改進。然而1880年,澤爾納宣告放棄:“儘管做了這麼多工作,但是我已經受夠了!”二十年後,這台管風琴被棄用。
〜沿革二
1904年,新的管風琴建造計畫啟動。這項任務交給了來自奧地利的里格宮廷風琴廠 (Gebrüder Rieger)。新的管風琴擁有71個音栓,為此箱體進行了改動,外牆也被擴建以增加音管的數量。管風琴鍵盤被挪到了觀眾席上並被位於中央的欄杆所包圍,至今仍被保留。(圖4)
1907年11月12日,弗朗茨·沙爾克 (Franz Schalk) 指揮的巴赫《B小調彌撒曲》演奏中,里格管風琴被首次奏響。然而,這台管風琴也遭遇了不幸——1945年戰爭的最後幾天,一枚手榴彈擊中了音樂廳大樓,管風琴受損。1948年由德里希·莫爾澤(Friedrich Molzer)進行的翻新過程中,琴的位置被挪動,音栓也增加至80個。
20世紀60年代,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考慮重新建造一台管風琴,並聘請了指揮家和管風琴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擔任藝術顧問。新的樂器完全是為他個人的演奏風格和曲目而量身定做的。儘管機械滑片的功能更加卓越,李希特要求新的風琴使用電子滑片並精確到100個音栓。(圖5)
從李希特的首場音樂會到1981年其英年早逝,這台管風琴在金色大廳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復興。然而,這台琴顯然只適用於特定的管風琴家,磨損的電子滑片也難以修復,最終不得不退出舞臺。(待續)
感謝「吳氏策劃WU PROMOTION」授權本刊轉載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