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架苦路管風琴交響詩】 輔仁大學講座報導 之二

德國管風琴家坤薩瓦教授,日前於輔大淨心堂舉開了音樂會和講座。
兩天的主持人〜輔仁大學校牧 林之鼎神父與教授的對談、以及與觀眾的互動,都達到了富有成效的經文淺釋與靈修水準,因而輔大講座對於觀眾來說是極大的享受和啟發,對筆者而言是一次極有意義的經驗。教授也逗趣的說,他從來沒有碰過這麼快樂的神父!
神父:
《在這嘈雜紛擾的世界中,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走進這裡,豈是偶然? 顯然是天主在你的心裡動工。在淨心當中能使我們明白:原來每個人的苦難都是有目的的。
不知道今晚大家進來的時候心情是如何,但希望離開的時候是帶著喜樂,因為天主最終要帶給我們的就是這個。人生的苦路不好走,但苦難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也不是因苦難而生。
身為神父,能和這樣的大師共同完成一場禮儀,真是與有榮焉和福氣。感受到大師從心裏彈奏出來的樂曲,溫潤猶如陳年的威士忌。好的音樂家真的很謙虛,要隨時觀察禮儀聖樂實際上的進行狀況,而後全面去配合。今晚如此難得的機遇使我感覺整個人被提升,也被他的態度所感動〜 大師面對音樂的態度,引我們進入美妙的和諧。》
教授:
《很高興在四旬期和大家分享這些教堂音樂,雖然我已經來很久了(26天),可惜我無法和大家共渡復活節。今晚我們用藝術與音樂祈禱,為了能有更多的讚美,因此我準備了二首樂曲〜 巴哈聖詠前奏曲「儆醒吧!沈睡的眾人」;法國作曲家維耶恩那Vierne的「西敏寺鐘聲」,以此為大家帶來復活節的祝福。》彈畢,校園同時響起了與旋律主題相仿的下課鐘聲,似是呼應了講座的結束,使整晚的活動顯得有頭有尾,趣味巧合也令人莞爾。
教授建議管風琴司琴者,應該要訓練即興演奏的能力,於是加碼二首現場即興示範。一首是極安靜的簡單音栓使用,來引導會眾專心默想的虔誠。一首則是示範增減音栓漸強漸弱的張力,折射聖言的穏固、堅定、與恆常的光輝;讓人感受到在苦難中不斷地看到曙光的異象,即興示範太卓越了。
觀眾:
《過去只有在電視中看到管風琴,沒想到今晚竟然有德國大師在面前親自演奏。
聽了「儆醒吧!沈睡的眾人」,想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儆醒準備迎接主? 》
神父:
《在困難中有希望,要心情愉快地準備,不要有重擔,也不要懷著恐懼地準備。》
感謝輔大校牧室主辦本次音樂活動、坤薩瓦教授分享教堂管風琴師的經驗與多樣性。相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會想認識、也更想聽更多的管風琴音樂。願上主的名永受讚美!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