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與阿爾滕堡的特羅斯特管風琴——關於正統“巴赫管風琴”的議論(下)

什麼才是用於演奏巴赫管風琴作品的正典樂器? 針對“正確的組合——巴赫與西爾伯曼(Silbermann)? 這一定論的質疑………

作者簡介:Dr. Felix Friedrich(*1945),德國管風琴家,教會音樂家,音樂學家。自1991年負責主辦“圖林根管風琴藝術節”(Thüringische Orgelakademie)。2021年,本文譯者參與的本屆是Friedrich博士負責主事的最後一屆。

對巴赫與特羅斯特兩者第二次相遇時間的推測較令人信服:瑙姆堡(Naumburg)的聖文策爾教堂(St. Wenzel)準備建新琴時,巴赫是特羅斯特的管風琴檢驗師。其後,希爾德布蘭特的建琴工程付諸實踐以先(Zacharias Hildebrandt,1688—1757,德國巴洛克時期管風琴建造師,西爾伯曼的學生,巴赫最為欣賞的管風琴建造師之一,代表作為本文提及的瑙姆堡管風琴,此樂器由巴赫與西爾伯曼親自驗收)。特羅斯特已於1743年3月28日之前完成他的草圖 。管風琴音栓佈置的草圖上,可見特羅斯特的風格已預示著18世紀下半葉的聲音美學。
西爾伯曼有邏輯地、毫無縫隙地使用泛音音栓,與其聲音美學對立,特羅斯特在主音管基礎音栓的組合(Prinzipalchor)之外,系統性地建造寬音管組(Weitchor管風琴上的笛管音色)和窄音管組(Engchor管風琴上的弦管音色) 。在混合音栓中,取代豐富泛音的是具有圖林根管風琴建造特色的三度排列。八尺音管的聲音非常突出,每個八尺音栓都極具特色。總體來講,特羅斯特的管風琴建造技術非常令人信服、色彩豐富並充滿想像力——最後這一點和西爾伯曼的工作風格形成鮮明對比,阿格裡寇拉(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在1768年如此描述西爾伯曼的管風琴建造 :“八個精通管風琴的人士在他建造的琴上都找不到什麼可以指責的,除去過分單調趨同的音栓設計——這展現出一種對經驗過度的順從,他謹慎、不敢嘗試一些新鮮的音色,因為他害怕失手;除此之外,他還固執地堅持只使用一種音律,以及他的混合音栓和高音尖銳音栓(Cimbel)都太單薄……
這三個是他輕易能夠改善的缺點。然而,內行的人士驚異于他所用材料和所作工程之清楚精確及其絕佳的品質和耐久度。還有非比尋常的美麗的……整音(Intonation),以及輕巧的、演奏起來相當舒適的鍵盤……”
這些評論相對中肯,突顯西爾伯曼和特羅斯特的對比。
關於巴赫如何構想一台合適的管風琴已有許多描述 ,阿爾滕堡城堡教堂(Altenburg)的管風琴的音栓配置、米爾豪森(Mühlhausen)的布拉修斯教堂(Divi Blasii)、和巴特—伯卡(Bad Berka) 的兩座管風琴的音栓配置擁有諸多驚人地相同之處;米爾豪森的管風琴在對“巴赫管風琴”的研究中佔據決定性的地位。第三個值得提及的樂器是由老約翰·沙伊貝(Johann Scheibe巴赫好友)在萊比錫的聖保羅大學教堂(Leipziger Paulinerkirche)建造的管風琴 。
阿爾滕堡的特羅斯特管風琴與這些有文獻記載的,和巴赫有緊密關係的管風琴,都有以下的共同之處:
1. 每一層鍵盤都具備齊奏(Plenum)的功能。
2. 每一層鍵盤的音色都可以和其他鍵盤的音色完美地融合。
3. 基礎音栓組合(Prinzipalchor)、笛管組合(Flötenchor)和絃管組合(Streicherchor)都建得非常完備,並且每個音栓的特色都非常突出。
4. 樂器擁有巴赫極力要求的音色例如鐘聲音栓(Glockenspiel),八尺維奧爾琴音栓(Viola di Gamba 8’),四尺甜笛音栓(Flaute douce 4’),三尺五度泛音管音栓(Nasat 3’)以及一又二分之一兩套簧管音栓(Sesquialtera)。
5. 三種簧管音栓——三十二尺長號(Posaune 32’)、十六尺長號(Posaune 16’)以及八尺小號(Trompete 8’)確保了腳鍵盤聲部的厚重感(Gravität)。
6. 主鍵盤聲部建基於兩個十六尺哨管音栓(Labial 16’)之上,在齊奏(Organo pleno)時與腳鍵盤的三十二尺音栓確保了聲音的厚重感。
7. 擁有獨具圖林根管風琴藝術特色的、建基於三度音和聲的混合音栓 (Terzmixtur)。
特羅斯特管風琴使用奈德哈特(Neidhardt)音律調音,這是一種非常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在七十年代進行修復時,我們靠著豐富的聲檔記錄將樂器的音律還原到了原始狀態。
作為合適的“巴赫式樂器”,特羅斯特管風琴擁有了一席之地,並在與其他的樂器對比之下相當佔據優勢。特羅斯特本人對於阿爾滕堡管風琴的音栓使用所發表的見解十分重要 ,例如他評價五度音(Quintadena)閉口金屬管十六尺音栓:“能夠最佳地呈現一座管風琴的厚重感”,對閉口管笛(Bordun)八尺音栓:“擁有強有力的、昂貴而宏偉的音管,不僅在齊奏時使用很適合,也可以具備其他的功效”,再或是關於木質笛管(Hohlflöte)八尺音栓:“一個美麗的音色,使用人聲簧管(Vox Humana)音色時需要加上它才能將效果完全體現出來……”
這些親筆所作的註解,加上特羅斯特詳細撰寫的關於如何維修阿爾滕堡管風琴的指南,無一不體現出他嘗試新事物的喜悅。他建造的一系列豐富的八尺音栓,展現出晚期巴洛克管風琴建造藝術的發展趨勢,這一點和西爾伯曼迥然不同。西爾伯曼固執地堅持一種“理性主義的系統”,從開始就牢牢固守這一風格。而特羅斯特逐步地走近情感風格(Empfindsamkeit)與管風琴浪漫派(Orgelromantik),所以他的樂器非常適合演奏晚期巴洛克的作品。
北德學派(施尼特格爾Arp Schnitger,1648—1719,為巴洛克時期北德管風琴建造學派代表)的傳統、法式風格(西爾伯曼)的影響、以及南德的造琴藝術交融在特羅斯特的作品中。特羅斯特管風琴的音栓音色不單是因著這些元素而具備多種創新組合的可能性。巴赫於1735年之後創作的管風琴作品例如《鍵盤練習第三部分》(Clavier-Übung Ⅲ),一些聖詠改編曲以及卡農變奏曲(Canonische Veränderungen),便要求這類多彩的音色和極為靈活多變的可塑性。上述的作品要求樂器多樣的音色和音色不同層級的變化。我們可以想到福克爾(J. N. Forkel 1749—1818,巴赫的第一位傳記作家,被後世認為是德國歷史音樂學的創立者之一)。 對巴赫本人的音栓配置藝術的描述:“他有獨創的音栓配置方式,總能找出音色全新的、聞所未聞的搭配”。
想要用“在特羅斯特管風琴上演奏巴赫”完全地取代“在西爾伯曼管風琴上演奏巴赫”是種可疑的舉措。一定程度上,巴赫的管風琴音樂並不能找到某類絕對適合的樂器。
保羅·魯巴特(Paul Rubardt)是我們這一世紀研究巴洛克管風琴建造藝術的權威專家,他于1965年為此撰筆 :“……特羅斯特建造的管風琴是絕對的上上之作。它的有秩序的泛音組合、美麗的單個音栓的音色、音色之間組合的多樣性以及宏大的齊奏聲部,於我而言比西爾伯曼管風琴更勝一籌。在瞭解了位於瑙姆堡的希爾德布蘭特的作品,以及一些瓦格納(Joachim Wagner1690—1749,巴洛克時期德國布蘭登堡地區著名管風琴建造師)所建造的樂器之後,我更加堅信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在十八世紀上半葉仍有其他的管風琴,不僅能夠與西爾伯曼的作品平起平坐,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了西爾伯曼……”
如今,當我們討論“巴赫管風琴”時,應當給予特羅斯特管風琴更多的關注。它是圖林根區域晚期巴洛克風格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一類和巴赫有緊密聯繫的音樂遺產。我們可以確信,在未來,阿爾滕堡的特羅斯特管風琴將會成為萊比錫周邊地區最具價值的、適合呈現巴赫音樂的樂器之一。(全文完)

翻譯: 李心洁 (就讀于德國國立索爾布呂肯音樂學院,主修鋼琴演奏、音樂教育與管風琴演奏)。

附錄:阿爾滕堡城堡教堂管風琴(1739)的音栓配置

主鍵盤(Hauptwerk)Ⅰ
*大五度音十六尺(Groß-Quintadena 16’)
*橫笛十六尺(Flaute traverse  16’)
主要八尺(Prinzipal 8’)                    
*閉管笛八尺(Bourdun 8’)
繞盤笛八尺(Spitzflöte 8’)
維奧爾琴八尺(Viol di Gamba 8’)
蘆葦笛八尺(Rohrflöte 8’)

*主要四尺(Octave 4’)
小閉管四尺(Kleingedackt 4’)
主要二尺(Super Octave 2’)
直笛二尺(Blockflöte 2’)
五度三尺(Quinte 3’)
一又二分之一兩套管(Sesquialtera 2 f.)
*混合音栓八至九套(Mixtur 8-9 f.)
小號八尺(Trompete 8’)
鐘聲(Glockenspiel c-c’’’)
顫音(Tremulant)

腳鍵盤(Pedal):
主要低音(Principalbaß 16’)
弦管低音(Violonbaß 16’)
下低音十六尺(Subbaß 16’)
主要低音八尺(Octavenbaß 8’)
長號三十二尺(Posaune 32’)
長號十六尺(Posaune 16’)
小號十六尺(Trompete 8’)
增音風琴(Oberwerk)Ⅱ
提琴主音八尺(Geigenprinzipal 8’)
柔美閉管笛八尺(Lieblich Gedackt 8’)
粗糙弦聲八尺Vugara 8’
五度音八尺(Quintadena 8’)
空心笛八尺(Hohlflöte 8’)
羊號角四尺(Gemshorn 4’)
甜笛四尺(Flaute douce 2 f. 4’)
五度泛音管三尺(Nasat 3’)
主要二尺(Octave 2’)
森林笛二尺(Waldflöte 2’)
主要一尺(Superoctava 1’)
短號混合音栓五套管(Cornet 5 f.)
混合音栓四至五套(Mixtur 4-5 f.)人聲(Vox humana 8’)
顫音(Tremulant)

主鍵盤至腳鍵盤連動裝置(Windkoppel):
推拉式手鍵盤連動(Manual-Schiebekoppel)
*主鍵盤至腳鍵盤的5個單個音栓連動
音域:手鍵盤C-c’’’
腳鍵盤 C-c’
機械式滑板風箱(Schleiflade)
標準音:管風琴標準音(譯者注:468 Hz)
音律:不平均,奈德哈特Ⅰ律

作者註解:

原文為演講稿,系當時民主德國(DDR)國家級巴赫研究紀念專案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萊比錫的影響以及後世影響”學術研討框架的一部分,在萊比錫於1981年發表。出版時有稍作修改。(譯者注:本文印于萊比錫巴赫學會於1983年出版的《巴赫年刊》上。)

  1. Löffler,《J. S. 巴赫和他時代的管風琴》,系在德國第三屆管風琴藝術峰會上於薩克森州弗萊貝格市發表的演講。出版地點:卡塞爾,出版時期:1927;G. Frotscher,《針對巴赫管風琴疑問的議論》,《巴赫年刊》(Bach-Jahrbuch)1935年刊。
  2. H. Greß,《哥特弗裡德·西爾伯曼和約·塞·巴赫:管風琴聲響和演奏藝術的兩種意識形態》(Gottfried Silbermann und Johann Sebastian Bach – zwei Konzeptionen von Orgelklang und Orgelspiel),在卡爾·馬克思城(譯者注:現今的開姆尼茨市)舉辦的第三屆西爾伯曼紀念日研討會上所作的演講,1980年。
  3. Schrammek,《約·塞·巴赫,哥特弗裡德·西爾伯曼與法國管風琴藝術》(Johann Sebastian Bach, Gottfried Silbermann und die französische Orgelkunst),Bach-Studien 5,萊比錫,1975年出版,見93頁及後頁。《試闡述巴赫對管風琴建造、管風琴音栓設計以及管風琴音栓配置的想像》,Bachstudien-7,萊比錫,1982年,見192頁及後頁。《巴赫要求腳鍵盤的三十二尺音栓嗎?》,一篇演講,萊比錫,1977年(手稿)。

Löffler,同上,見章節附註一。

《阿爾滕堡城堡教堂特羅斯特管風琴的歷史與重建》,阿爾滕堡,1978年(收錄於Beiträge zur Altenburger Heimatkunde, hrsg. Vom Schloß- und Spielkartenmuseum Altenburg. 10. )F. Friedrich,《阿爾滕堡城堡教堂管風琴》(Die Altenburger Schloßorgel), 收錄於Sächsishce Heimatblätter第21輯,1975, 第五冊;H. Löffler, 《特羅斯特和城堡教堂管風琴》(G. H. Trost und die Altenburger Schloßorgel),收錄於《音樂與教會》(Musik und Kirche)第三冊, 1931,見76頁及後頁,以及第四冊,1932,見171頁及後頁,280頁及後頁。

魏瑪城市檔案,Domänenfideikommißarchiv Altenburg, Repos. F. VIII. 7卷, 以及Friedensteinisches Archiv Gotha, K3 XXVI卷, 148a (對比巴赫檔案第二卷); 對比H. Löffler, 《巴赫在阿爾滕堡》(J. S. Bach in Altenburg), 《巴赫年刊》1927,見103頁及後頁。

見註腳9。

對比章節附註六,以及巴赫檔案第二卷(譯者注:《巴赫檔案》第二卷由Bach-Archiv於1969通過卡塞爾騎熊出版社出版,出版編號BVK00026),368頁。

Repos. F. VIII. 7(見章節附註六),頁碼366;對比巴赫檔案第二卷,369頁。

匿名,“一些關於管風琴演奏的講論”,收於《德累斯頓學術期刊》,1789發行,編號七,以及在《萊比錫的知識期刊》,1789年發行,編號二十三。對比“關於1978年舉辦的瑪律堡大學巴赫藝術節研討會的記錄”,出版於1981年,見38頁。

這兩件樂器分別位於弟兄教堂(Brüderkirche,管風琴由Holbeck於1768年建造),以及聖巴多羅買教堂(St.-Bartholomäi-Kirche,由Johann Lange於1598年建造)。與特羅斯特管風琴相比規模較小。
對比巴赫檔案第二卷,見624頁。
見註腳13。
魏瑪城市檔案,Kultusministerum Altenburg,編號10803,頁碼92。瑙姆堡城市檔案,Loc. 64 No. 53
同上,頁碼32a – 39a。

  1. Dähnert, 《撒迦利亞·希爾德布蘭特的管風琴以及樂器建造》,萊比錫,1962年, 見86頁及後頁。
  2. F. Agricola,收錄於Adlung的著作(見註腳13所提及的作品),第一冊,見212頁。

與此相關重要的文獻(選列)有:U. Dähnert,《約·塞·巴赫理想中的管風琴》,收錄於《管風琴年刊》第一輯,1970,見21頁及後頁;W. David,《約·塞·巴赫的管風琴》,柏林,1951;G. Frotscher(見章節附註二);D. Kilian,NBA IV/5-6,評注,特別見183頁及後頁;J. Kloppers,《重現和演繹巴赫作品》博士論文,法蘭克福,1965;H. Klotz,《巴赫的管風琴和管風琴音樂》,音樂研究第三編,1950年,見189頁及後頁;同作者,《哥特時期、文藝復興以及巴羅克時期的管風琴藝術》,卡塞爾,1975,見375頁;K. Matthaei,《約·塞·巴赫的管風琴》,收錄於Bach-Gedenkschrift 1950刊,蘇黎世,見118頁及後頁;H. Wunderlich,《漢堡雅各教堂的小管風琴手冊》,漢堡,1977,見10頁及後頁。
對比巴赫檔案第一卷,見152頁及後頁。
對比巴赫檔案第二卷,見406頁。
對比巴赫檔案第一卷,見163頁及後頁。
Repos. F. VIII. 7(見章節附註七),頁碼43及後頁。
K3 XXVI. 148a(見章節附註六),頁碼146及後頁。
Kloppers(對比章節附註二十),同作品。

  1. Friedrich,《對巴赫學生約翰·路德維希·克雷布斯的評價與致敬——謹此紀念這位巴赫學生的200周年忌日》,1980,收錄於《對18世紀器樂音樂演繹和闡述的研究》,第十三冊,布蘭肯堡,1980,見49頁及後頁。
  2. N. Forkel,《關於巴赫的生平,藝術與作品》,萊比錫,1802,見45頁。

於1965年4月24日登記在瓦爾特斯豪森市保存的特羅斯特管風琴的來訪記錄內。

▍繼續閱讀其他部落格文章

▍部落格分類